為豐富特殊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展視野,增長見識。10月27日下午,實驗小學南校區衛星班組織學生前往縣博物館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參觀和學習,4位家長護苗隊成員共同參加。4jd特殊教育信息網
走出校門,師生及家長們戴上口罩,帶上甬行證,考核學生自主乘坐106公交車,到達人民廣場站后,大家步行來到本次活動第一站——縣博物館,走進大門,孩子們高興極了。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有秩序地參觀了博物館,參過過程中,孩子們被一件件歷史悠久的文物吸引,沒有講解員陪同解說,大家時常低聲討論猜測,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來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大家先后參觀了館內的161個特色非遺項目,這些作品采用傳統結合現代的形式對外展示,開設了諸多互動體驗式項目,孩子們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體驗了織魚、做魚拓、雕竹根等非遺項目。在“休閑娛樂區”,大家參觀了茅草屋、漁船場景等內容,讓學生仿佛“親臨”象山漁村,感受漁區風情。
短短3個多小時,結束了這次參觀學習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同學們親眼看到很多象山歷史文物,體驗了諸多特色文化項目,對自己家中的民俗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據了解,本次外出實踐活動是班級主題活動“我和我的祖國”教學內容延伸的一部分,屬具有接地氣的愛國實踐性活動,義務段衛星班也將以特殊學生“融入社會”為目標,繼續開展社會融合實踐活動。